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数码频道>>焦点资讯

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imo逆袭微信的逻辑

来源: 赛迪网 作者: 2015-02-10 16:20: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无微信不社交?互联网的新模式基本都难逃BAT的掌控,但陌陌不一样,逃出了微信的手掌心?其实,社交圈还有微信的逆袭者,imo即将获得C+轮融资,它又是凭什么商业模式逆袭微信的呢?

陌陌上市之后,社交乱局乍现。

互联网的新模式基本都难逃BAT的掌控,可主打陌生人社交的陌陌硬是逃出了微信的手掌心。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微信不是终点,社交圈的新模式才刚刚开始,逆袭微信的何止陌陌?在QQ称霸互联网时代多年后,微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垄断之势。但是如果以社交场景为维度来看就会发现,游戏场景+社交成就了YY,陌生人场景+社交成就了陌陌,那么工作场景+社交,能成就imo吗?

至少原微软Skype大中华区总经理刘轩铭相信能。可以说,imo最近能突然成为风口浪尖的企业绝对源于三大劲爆点:原微软Skype大中华区总经理刘轩铭的加盟,3月即将公布的C+轮融资,以及与imo同样主打工作场景社交的美国Slack近日高达1.2亿美元的融资。

定位陌生人社交,使得陌陌避开微信熟人社交的锋芒得以成功上市。但如今的微信已经快速发展为集社交、电子商务、移动支付、O2O等多种商业模式为一体的超级移动社交平台,就连微信最近在朋友圈植入的广告也引起了强烈反响。腾讯的微信布局可谓密不透风,imo又如何能成为下一个“陌陌”呢?

逻辑一:熟人社交vs。场景社交

定位场景社交绝对是imo的杀手锏。

在微信中,我们是熟人,但不一定关注共同的话题,比如你可能不愿加上司为好友,不愿将工作和生活混在一个微信圈子。我们在一个群中,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不同,你可能因此发现微信群中话题过于分散,不同主题的文字和语音纠结在一起,很难就某一主题进行回溯。

这是因为在碎片化和个性化的移动社交时代,标准化和平台化的服务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需求。垂直化的场景社交则脱颖而出,成为比熟人社交更有黏性的全新社交模式,而且也增加了O2O实现的可能性,呈现出更大的想象空间。就如互联网最初的发展一样,除了平台级的网站还需要垂直类的网站,而后者其实更容易发展线下的圈子与活动。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的场景化和O2O化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imo的机遇和挑战就在于能否深度挖掘场景社交的垂直需求。

逻辑二:生活社交vs。工作社交

工作社交是imo的另一大标签。

正如微信的熟人社交、陌陌的陌生人社交,微信的生活社交、imo的工作社交,差异化定位告诉我们的其实就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逻辑。

就工作需求来看,微信群中的太多杂音,反而会降低工作中的沟通效率。微信不可能同时满足生活和工作的两重需求,用户一定需要一个纯粹以工作为主的独立社交平台。这意味着,从场景化的大势判断,imo必须了解企业需求,凸显微信所不具备的“工作特色”。

 [1] [2] 下一页

关键词:imo,传输文件,微软,企业级,vs,腾讯,商业模式,移动互联网,

责任编辑:荧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