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资讯 | 拍摄技巧 | 应用 | 上网本 | 评价应用 | 热门导购 | 行业动态 行情报价 | 消费导购 | 数码 | 家电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 : 数码频道 >> 行业动态

让“互联网+”托起“大健康”

2018-08-10 09:47:56 作者:李红梅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

  利用“互联网+”,全方位打通医疗健康体系各大“堵点”,打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医疗资源不均衡局面,重塑大健康管理模式

  一名广东籍老人在北京做了手术,通过手机APP刷脸认证医保信息,同时把居住证复印件寄回老家,就可续上医保,住院实时结算。借助互联网,患者在异地看病也能直接报销了。

  近年来,很多人在异地就医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麻烦。由于各地信息不连通,报销医药费手续繁杂,费时费力。如今,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深入推进,患者信息实现共享,报销流程更加简化,赢得百姓的称赞。

  当前,我国居民的疾病谱已经发生变化,大量疾病不是单纯由生物因素引起,而是综合了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传统医学模式,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才能较好地控制疾病。这意味着,医疗体系需要联动医疗、医药、医保三方,并对个体进行疾病前、中、后的全周期管理。然而,目前很多医疗机构仍是一个个“信息孤岛”,机构之间、区域之间、城市与基层之间,以及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档案、诊疗信息之间,医疗、医药与医保部门之间不连通,造成“堵点”,大医院专科医生看病往往“一次性”,只掌握患者此次就诊的检查化验信息,无法了解和管理患者疾病的“前”和“后”。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就医,重复做同样的检查化验。而家庭医生只掌握健康档案信息、公共卫生服务信息,没有权限了解签约患者诊疗信息。医疗信息的“肠梗阻”和碎片化,难以适应医学模式新要求,不利于供给方连续、长期、全方位、全周期提供健康服务。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具有连接、共享、整合的特性,不仅容量大、运算快,还能在海量数据基础上像人脑一样深度学习,将原有系统改造得更高效、更便捷、更精准。今年4月,国务院明确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方向;7月,国家卫健委推行“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要求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优化诊疗、结算、用药、公卫、家庭医生服务、远程医疗、健康信息、应急救治、政务共享、检查检验等十方面服务流程和效率。这相当于全方位打通医疗健康体系各大“堵点”,打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医疗资源不均衡局面,整合并重新配置资源,重塑大健康管理模式。比如,偏远地区的居民不需要跑到大医院就医,利用远程医疗就能看病;家庭医生掌握居民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信息,结合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腕表等移动设备或相关应用,利用健康管理平台,给每位签约居民提出精准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家庭医生可随时与签约患者进行交流,为签约居民提供在线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延伸处方等服务,真正发挥家庭医生的健康“守门人”作用;医联体贯通上下机构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打造健康医联体,实现分级诊疗……

  信息连接和共享,必将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也在倒逼医疗机构转变服务理念。大医院应主动打破“信息孤岛”,以维护患者健康为出发点,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优化服务流程,满足人民群众便捷就医需求。医院不仅要在内部各部门之间实现连通,还应与其他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医保、药品供应等外部系统连接,打通健康管理的前中后端,整合医疗、医药、医保“三医”,为保障整个社会大健康服务。

  利用“互联网+”,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关部门须把好关、严监管,设定顶线、划定底线、圈定红线,保护好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让“互联网+”更好服务于医疗健康行业。

  《人民日报》( 2018年08月10日19版)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健康,刷脸认证责任编辑:郑光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