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如何控制阿里:“左膀右臂”在董事会
合伙人是“触角” 美东时间9月5日下午,阿里巴巴提交了路演之前的最后一版招股书。在这版招股书中,阿里巴巴新增了三位合伙人:来自阿里云事业部的技术专家蔡景现、来自人力资源部的方永新以及来自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国内事业群的倪行军。两位“技术男”和HR人员的加入让阿里巴巴合伙人名单看起来不再那么具有高高在上的疏离感,但却是马云控制阿里巴巴的“触角”——这些来自各业务的代表人才有助于让这家公司的掌舵者了解细节和实际情况,防止企业组织的失控。 2013年10月,当马云对外宣布阿里巴巴将正式运行合伙人制度时,外界还将这个制度作为阿里与港交所博弈的工具:与港交所坚持的同股同权不同,阿里巴巴合伙人有权提名董事会中的多数席位,被认为是超越了董事会的“最高决策机构”。时间过去近一年,现在看来,阿里巴巴合伙人更像是通过IPO被更加确认了的公司治理制度。 马云表示,实际上从2010年起,阿里巴巴就开始运行合伙人制度了。那么,对于一个员工人数超过2.2万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来说,合伙人制度为什么能帮助马云实现对公司的控制? 首先,合伙人的“工种”分布跟员工的工种分布相同。如果以管理、技术、销售、行政等工种划分的话,从阿里员工比例来看,超过8050名技术和工程人员,占到阿里总员工数(不含UCWeb、高德等全资子公司,阿里员工数为22072人)的三分之一。在阿里目前的30名合伙人中,出身“程序员”的技术男占到了8位,其比例也与阿里员工的分布相符。 其次,合伙人的工种代表了阿里的核心业务。以技术人员为例。从阿里巴巴合伙人名单中不难看出,其对技术人员的重视逐渐加强。这与很多明星的科技公司相似:在微软 ,很多待遇薪水都非常高的人,可能一直只是技术职位,而并未转向管理岗位。对于一直对外表示自己已经转型为一家技术公司的阿里巴巴来说,增加技术人员的比例实际上有助于加强决策者对公司的控制力。 通过董事会成员的设置、合伙人作为触角,马云成功地实现了对公司的控制,也以制度形式,最大程度保障了庞大互联网公司的活力。 |
关键词:阿里巴巴,马云,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