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数码频道>>焦点资讯

开放思路聚合资源 在CeBIT感受“互联网+”

来源: 赛迪网 作者: 2015-03-24 14:43: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德国电信旗下专注信息化的子公司T-SYSTEM的副总裁在中德ICT论坛上说,他们与中国企业合作,是基于“速度、务实、过程和质量”。事实上,在记者看来这几点正是中国企业应该从德国企业身上学习的。

开放思路聚合资源

抢占先机

一位来自中国西南地区没有透露姓名的中国观展商,不经意间对《中国电子报》记者透露了对此次观展的失望,他本来希望在这里能够看到更多前沿的工业4.0和物联网技术,但让他失望了。他说:“这些国外巨头来这里是展示理念的。”

其实这正是国外巨头的高明所在,也是国内企业所缺乏的。一家全球500强企业的中国研究院院长曾对记者坦言,国外企业从炒作概念到酝酿技术,再到布局产业生态链都有严密规划和一定的周期性,当看到他们炒热某项技术的时候,事实上我们所见已经是第二代甚至更晚的技术。现在巨头们的做法是边炒概念,边布局生态系,边做技术研发,用开源、开放的聚合的思路来推动发展,在推动工业4.0和物联网技术方面同样如此。

其实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这一点,华为是中国企业中在这方面觉醒比较早的企业。华为这次在6号馆的中央展区和2号馆都设立了展台,2号馆的华为展台紧临IBM。据说华为拿到这个展位也颇费周折,因为这个展区一直只给国际IT行业代表性企业,IBM在这里的合约一签就是20年,华为挤入2号馆黄金展位实属不易。

从展位设计到展示内容,华为被评价为具有国际厂商风范。华为展示了最新的技术,包括X86架构的32路服务器和下一代数据中心产品DC3.0,并搭建了一个让人身临其境的近场通信场景,据说仅仅是这个场景的设备投入就是300万元。华为企业BG解决方案市场总监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希望把最新的技术拿出来,展示自己的实力,华为希望以开放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伙伴融入到华为平台上。在这次展会上,华为与西门子、SAP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以此来加快华为在工业4.0方面的推进速度。华为希望在全球范围内来配置资源,包括在日本建立质量研究中心、在美国硅谷建立创新中心、在德国建立研发中心、在俄罗斯建立算法中心、在法国建立艺术研究中心等。

中海创集团这次辗转海运、陆运颇费周折将他们的IAP系统运到汉诺威,这是目前全球第一个可以将西门子、ABB等工业系统集成在一起的工业控制平台,真正实现了控制层的互联互通。他们之所以千辛万苦地将系统运过来,目的是希望让世界看到中海创的实力,目前业界熟知的各大工业巨头也没有做出这个平台。

IAP是构建“未来互联工厂”的关键,大家过去都只关注数据的互联互通,事实上只有控制层实现了互联互通,才能够真正解决工业4.0的问题。郑松坦言,推进工业4.0是一个大系统,需要更多的不同领域的企业携手。他看好华为的发展,同时认为,华为需要与中海创这样的企业联合,因为“华为是构建高速公路的企业,如果没有中海创这样的伙伴,那么这些高速公路就没有出口,汽车只能在高速路上狂奔,而没有办法出来”。

郑松希望联合的另外一家企业是阿里巴巴,因为他认为阿里巴巴只有和中海创这样的企业合作才能够将买家、卖家、厂家这样一个完整的大链条串联起来,完成马云的“鼠标+水泥”的理想。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用全球化的思路来聚合资源开启国际化道路。在这次中德ICT峰会上,浪潮集团宣布了在德国投资与合作的4个方向,一是合作合建云数据中心,二是携手德国企业提升基础设施,三是共建超级计算平台,四是加强企业云应用合作。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孙丕恕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德国在工业控制、软件、智能制造领域有领先优势,中国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有优势,彼此融合,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样是在CeBIT上,曙光宣布开启国际化之路,曙光总裁历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曙光的国际化将分3步走,第一步选择在德国、新加坡、俄罗斯3个地方设立据点分别辐射欧洲和东南亚市场,5年内将在10~15个国家设立机构,建设3个研发中心。

关键词:CeBIT,中国电子报,华为,互联网应用,偏好信息,T-SYSTE

责任编辑:荧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