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高峰期虚假招聘沉渣泛起 网站审核不力需担责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招聘愈来愈普遍,其便捷的求职方式深受求职者的喜爱。但遗憾的是,一些网络骗子乘虚而入,设计出各种美丽的招聘陷阱诱骗求职者,以达到诈骗目的。据《湄洲日报》近日报道,来自云南的19岁杨姓小伙在百度招聘上搜到一则关于莆田一家星级酒店招聘保安的信息,被要求缴纳各种费用后,迟迟未接到上班通知。后来他意识到被骗,联系招聘方,电话却难以接通。 网络招聘各种虚假信息让求职者苦不堪言。临近毕业季,相关部门要严格整治网络招聘诈骗现象,招聘网站需严格审核招聘信息,勿让消费者遭受经济上的损失。 网络招聘乱象丛生 近几年,网络招聘风生水起。据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企业应用方面,网络招聘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53.8%。但是与此同时,多数招聘网站的求职信息鱼龙混杂,甚至暗含高薪招聘陷阱。 据《湄洲日报》报道,来自云南的杨姓小伙到福建莆田打工谋生。在网络上看到一家酒店招聘保安的信息,不假思索地按照页面上的要求向招聘方多次汇去“报名费”、“置装费”等。待他发觉多次缴费不寻常,致电询问时才发现招聘方早已消失地无影无踪。无独有偶,来广州找工作的黄先生在某知名网站上看到一酒店公司招商务司机,搜索出的相关信息达8页,高薪+包吃住,但联系面试后被要求先交体检费,办理工作证费用等。 网上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存在诸多陷阱。其一,薪资待遇的真实性存疑。许多公司在发布招聘岗位时大多以高薪或者好的福利来吸引求职者,求职者投递简历参加面试后发现实际情况往往不如网站看到的,大部分求职人都觉得实际的要比网上说的差不多低了近一倍。其二,骗取各项费用。很多的求职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在网络上面投递简历但联系面试后却被要求先交体检费,办理工作证费用等。甚至有的中介公司为了赚取利益通常会假借用人单位的名义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以此来骗取中介费。其三,骗取求职者个人信息。某些公司打着“人力和社会保障局指定网站”旗号来骗取应聘者的个人资料,如让求职者传真“身份证、户口本、健康证明、照片”等信息,并标榜非常“安全可靠”。而实际上,不法分子却将这些信息泄露,或用于非法的活动。 招聘网站仍处“草莽时代” 智酷调查曾经做过一个覆盖7643人的调查访问“你认为网络招聘的问题有哪些?”,有46.5%的人认为招聘网站虚假宣传,与实际相差很大。有12.8%的人表示好职位要付费后才能了解。可见,网络招聘存在的诸多乱象已让诸多用户感到不满。 网络招聘发展至今为何会形成了这样的一种乱象?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其一,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目前,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针对网络招聘乱象进行监管。同时,由于招聘网站多属于信息整合平台,招聘企业遍布全国各地,这也导致了执法的艰难。值得注意的是,相关部门对网络招聘网站、企业的处罚措施略显单薄,多以罚金、撤下网页为主,对不法分子的震慑力不够。 其二,缺少行业标准及监督。事实上,不管是哪一个行业,除了需要法律法规监督管理外,还要行业标准以及行业组织予以规范。网络招聘虽然发展已有一段时间,但是行业标准仍然处于缺位的尴尬境地。 其三,大多数招聘网站审核门槛低,把关不严。不少招聘网站为了让企业招聘到人才,自己也获利,而放弃了所谓的道德。在招聘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无效、过期、虚假的招聘信息,给应聘者带来了安全隐患。值得一提的是,某些招聘网站还会出现泄露用户信息的情况。 其四,求职人员急于求成,没有明辨真假信息。不少求职者为尽快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未去认真审核网站发布的招聘信息,从而使自己落入不法分子设置的陷阱。 求职者需理性面对网络招聘 毋庸置疑,网络招聘会成为未来招聘的主流方式。诸如,微信也加入招聘行业中,当今微群招聘和微信公众平台招聘也不断被使用,但是微信招聘的平台却缺少对招聘信息发布者的资质审查,真实性亦不可保证。 针对目前招聘网站的乱象,产业链各方都要通力合作。相关立法部门或监管部门要及时对网络招聘的乱象制定法律法规,让整个行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各类的招聘网站的监管力度,除了对发布违法信息等不良行为的网站或处以停业整顿,罚金等,还应当加强各地协作能力,将线下不法招聘企业或组织绳之以法。 招聘网站在重视对企业审核把关的同时还要对页面上的信息及时审核,必要时可以配合人工审核,降低非法信息出现的可能性。业内人士建议,对于收费信息,求职者如果被企业骗取押金等费用,招聘平台可提供先行赔付服务。 作为求职人员,自己要擦亮眼睛,不仅要仔细查看企业的相关信息,如公司地址、电话等,如果还有疑虑可以到中国企业信息查询系统进行核实,还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只有自身的防患意识提高才能更好的避免网络招聘的陷阱。 |
关键词:招聘网站,招聘信息,求职者,招聘企业,招聘岗位,招聘过程,招聘保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