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 热中也需冷思考
这段时间到市县调研农业发展,所到之处,县乡领导甚至一些农业经营主体几乎都谈到“互联网+农业”的设想。特别是在基层领导中间,仿佛不谈互联网,就是“不通电”或不入流似的。“互联网+农业”的风靡,让人感慨其热度之余,也让笔者生发出一些冷思考。 众所周知,农业是高风险弱质产业,自然因素影响着整个生产过程。“互联网+农业”虽然能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加速流通提供有力支撑,市场经济的内在契约性约束也越来越被农民了解,但面对自然风险的不可控性,农民仍可能被迫违约。当违约责任被农民归咎于互联网的负面性因素时,就难免会滋生抵触互联网的心态,其结果不排除“农业—互联网”的出现。 至少在目前,农民仍然是互联网领域的弱势群体。面对复杂多变的互联网环境,农民仅仅是被动应对者,各种网络安全问题还可能会给农民带来诸多困扰,上网过程中的一个小疏忽就可能给农民带来不小的麻烦。据2014年有关调查统计,中国网民中有46.3%的人遭遇过网络安全问题,且只有不到一半的网民意识到网络安全问题与自己密切相关。在互联网知识普及不够深入广泛的今天,如果农民因为不熟悉互联网业务而蒙受损失,我们的初衷就会大打折扣。互联网作为信息沟通的平台,其功效更多地体现在掌握“+”什么、怎么“+”方面。农民只有看懂市场走向,才会做出市场预测,也只有具备市场预测能力,才能进行正确的市场决策。鉴于此,必须先把农民的市场经济基础知识补上来,才谈得上让农民去做“互联网+”,也才有可能让农民真正“+”进去。所以,当农民还缺乏行船的桨板时,就让他们下水布网,就有可能失重呛水。让农民在“互联网+”方面有所斩获,必须先培训农民学会弄潮搏浪,然后再引导他们“张网捕鱼”。 许多农产品尤其是特产鲜货不少集中在僻远山野,外运困难,这导致即使借助“互联网+”,有人想买却运不出,等于有网无路。外地对原产地农产品因为信息不畅,缺乏了解,近乎求购无门。所以,“互联网+”可以把农业生产与要素供给、市场需求连接起来,但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受制于农产品生产的地域依赖和市场化遭遇的物流滞后问题。市场经济是看不见的手支配的经济,现代社会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某种事物受到热捧并不等于已经成熟,“互联网+农业”前景灿烂,必然带来农民思想观念和农业发展方式的巨大变革,但我们也要科学把握,打好基础,理性推进。(作者系河南省委政研室农村处处长王民选) |
关键词:农业发展,互联网业务,互联网领域,互联网知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