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数码频道>>焦点资讯

优步接遭舆情“三重门” 网络专车舆情痼疾为何难消?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2015-12-14 10:47: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舆情学堂

从去年强势崛起伊始,网络专车公司优步(Uber)在舆论场的命运,就如同过山车般跌宕起伏。历经“私家车门”、“封杀门”等多次负面舆情风波后,近日又相继有离职员工、实习生在网络发帖指责优步在使用实习生方面存在违规行为,让优步再次陷入舆论漩涡。

短短数月内,优步连遭舆情“三重门”围困,也让不少网友陷入了困惑:为何网络专车总是挨骂?是否存在“唱衰”的幕后推手?有专家则认为,其实无论优步还是滴滴,网络专车舆情危机不断,根源在于诸如专车安全、监管、路权等涉公众利益的舆情痛点一直存在,为舆情滋长提供了肥沃土壤,故而生成“难以消除的舆情痼疾”。

网友:为什么专车总在挨骂谁在“唱衰”网络专车

不可否认的是,去年以来优步、滴滴等网络专车的兴起,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在订单数不断扩大、乘客量飞速增长的“光鲜”外表之下,有关网络专车的争议始终连绵不绝,也让不少网友表示“看不懂了”:为什么专车总是在挨骂?是否存在“唱衰”的幕后推手?

有评论者指出,透视优步舆论危机事件频发现象的背后,可以看到沮丧的出租车车主、承担着潜在风险的乘客、口风谨慎的交通部门、汹汹而至的竞争对手……各方力量均成为优步的舆论压力源,引发了关于优步的一次次“门事件”。

近日,优步(中国)企业传播总监王以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实习生门”的始作俑者为目前就职于滴滴快的的优步前员工,认为事件的根源在于“商业竞争”。有网友表示,若此说法属实,则不排除优步竞争对手出于商业竞争需求“导演”此事的可能性。

“商业竞争”的说法,在优步应对“封杀门”舆情事件时亦被使用。遭微信平台全面封杀之后,优步发文直指“微信是有预谋的、故意针对优步的”,将舆论讨论方向转移到商业竞争、互联网精神方向上。

这一说法得到众多网友支持。正如新华网的评论:“互联网平台相互封杀已经司空见惯,无非就是保护友军、流量不外流、战略布局三种目的。”

微信团队则发布声明称,清理优步微信公众号的原因是“涉及违规收集用户隐私、诱导分享、账号互推以及无证无照经营”。但在舆论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显示,超过三成网友认为“恶意营销只是封杀的借口,主要是为了商业竞争”。

事实上,“商业竞争论”是否成立其实并非最重要的。因为无论是优步还是滴滴,目前最大的痛点其实还是合法性。

专家:合法性痛点未除负面舆情是常态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舆情研究所副所长唐远清认为,网络专车的舆情压力源头涵盖了竞争对手、从业者、监管部门、意见领袖、媒体等,因而拥有极为复杂的舆论生态。

唐远清以此次优步“实习生门”举例分析,12月4日优步前实习生在新浪微博发表网帖《我为什么被Uber追杀》,截至9日,仅获得20余万的点击量,并称不上是这么庞大的数据,本不足以掀起如此巨大的舆论风波。事件热度骤增源于媒体的介入报道,“媒体在这次事件中成为了舆情引爆源,对舆情延烧起到了加速作用”。

在微信朋友圈,有网友认为接二连三出现负面舆情的背后,是连锁触发效应在作祟。

对此观点,唐远清予以否定,他认为,究其根源,是因为优步作为一家新进入中国的企业,面临的舆情压力源不断分化、日趋多元,各处压力源都在戳优步的舆情痛点,“才会形成连锁反应的表象”。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师曾志则认为,纵观优步一年多来的舆情图景,可以发现,优步自身所固有的舆情症结始终存在,舆情痛点持续难消,诸如网络专车安全性、合法性等问题,长期成为公众讨论的话题。

“从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优步的负面舆情就从未间断过。近期虽然出现好几起事件,但不意味着关于优步的舆情出现了‘井喷’,这仍然是一种常态。”师曾志认为,网络专车诸如安全、监管、路权等涉及公众利益的舆情痛点一直存在,长期牵动着公众神经,为舆情滋长提供了肥沃土壤,因此形成了难以消除的舆情痼疾。

南方日报记者 王剑强

关键词:舆情,三重门,门事件,师曾志,商业竞争,唱衰,网络,实习生门,痛点,微信

责任编辑:荧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