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东莞智能车间:像管“人”一样管“机器”
随着智能制造的曝光度越来越高,不少人可能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以为智能制造就是简单的机器换人。不过,记者跟随工信部调研人员在广东东莞的一个智能车间采访时发现,智能制造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甚至需要像管“人”一样管“机器”。 “一专多能”、“一心多用” 记者前去采访的这个车间主要生产手机精密结构件,比如手机的金属外壳等。这个车间由东莞劲胜精密、武汉华中数控等多家硬软件企业共同打造,是地道的国产智能车间。一进车间,看到的和其它智能车间差不多,都是机器轰鸣,人烟稀少,而看不到的,则是它的独特之处。 在这里,机器被像人一样对待。首先,要培养他们“一专多能”,甚至“一心多用”的能力。一般来说,机器人虽然能完成一些高难度的工作,但仅仅限于固定动作,任务一变,一般就会傻眼。而在劲胜精密的车间,一个机器人可以识别九种磨具,同时生产九种产品。怎么做到的呢?劲胜精密副董事长王建这样介绍: 王建:机器人也给它装上传感器,让机器人就长了个眼睛。产品在流动的过程中,它会把整个数据传输到云平台,云平台处理完以后,会传输到机器人这个终端。机器人通过它的传感器来识别每个产品的不同,否则九个产品同时生产,是容易混乱的。 练就“火眼金睛” 除此之外,这里的机器人还要自我“充电”,通过学习,掌握新的能力。生产手机精密结构件,一些金属器件在切削过程中,难免产生毛边和碎屑,需要及时清除。以往,这样的工作只能人来干,但是现在,机器人也练就了“火眼金睛”。 王建:用人去清除是比较容易的,他有眼睛可以看到。但是机器人一开始上岗,并不能识别到这样的问题。后来我们把机器人增加传感器,以及对机器人重新编程,后来解决了这些问题。 机器人也要定期“体检” 管人的时候,要关心他,管机器也一样。机器人切割金属时,使用的是刀具,这被称为机器人的“牙齿”。但是,这些牙齿磨损很快,一个刀具出问题,整个生产线可能都会瘫痪。对此,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介绍,车间后台会定期比较刀具切割时声音的波形,这就相当于给机器人拍“心电图”。 陈吉红:比如说第一次波形,第二次的波形如果跟它不一样,对不上,那就意味着这把刀子出了问题。那么马上,大数据中心会发指令下来,通知这台机床暂停,然后人工来处理,看刀子是不是断了。目前我们判断断刀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 除了“心电图”,根据艾普工华副总经理杜俊志的介绍,和人一样,车间里的机器人、机床也会有定期的全身体检,以判断它们的“健康”状况。 杜俊志:机床本身有时候会疲劳、亚健康,我们可以通过一个“铁人三项”的检查,给它做个体检。我们可以看到,黄色的它就是处于亚健康状态,我们可以提前安排人员给它做个保养和维护。这样的话,就可以提高机床的可利用率。 |
关键词:智能,车间,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