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价软件我查查深陷敲诈门:收商家钱进行改价
原本为弄清价格而存在的比价神器“我查查”,如今却陷入说不清的谎言旋涡中。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近日曝光了“我查查”存在虚构商品价格、虚构销售地点等诸多问题,而当商家要求修改这些不实信息时,却被其告知是要收费的。随后,我查查迅速在官网上挂出多份公告回应称“央视报道失实”,并列出证据对报道内容进行了逐条反驳。 在互联网分析师于斌看来,“我查查”的回应解释并不充分,“几千家酒商进口商共同抵制,难道这不能说明问题?”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2000家存在竞争关系的酒企可以团结起来抵制“我查查”,当中显然涉及酒企的利益点。这也使“我查查”涉嫌“虚构商品价格”和“敲诈勒索”的事件陷入争议。 比价信息靠谱吗? 所谓比价软件,就是用手机对着商品的条形码或二维码扫一下,然后会显示出同样一款产品在各大超市和网上商城的销售价格,这样一来,消费者通过比较就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东西。“我查查”就是这样一款比价软件,已经成为不少智能手机用户的必备软件之一。 5月21日,在广州家乐福万国店,《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用“我查查”扫描一瓶750毫升的华夏长城特选解百纳干红酒,发现网页显示该酒在万国店的价格为42元,而货架上显示价格为58元,便宜16元。随后,记者又扫描一瓶380毫升的飘柔洗发露,网页显示价格又比实际价格少2.2元。对于这种情况,现场一位工作人员进一步核实了产品的价格后告诉记者,“网上的信息未必准确,因为我们的商品价格是每隔11~15天就会更新一次,也经常会出现波动,如果网上不更新的话就是以前的价格,所以还是要以实际价格为准。”此外,记者还用“我查查”在万国店里大量地扫描了各种产品,网页价格与实际价格相符的产品占大多数。 根据“我查查”的服务细则显示,其价格数据来源主要有三方面:数据采集员的线下采集;通过商务合作与网络电商、零售巨头实现数据对接;除合作之外的网络电商数据,还通过数据抓取的方式获得。不过,“我查查”也承认无法做到全部产品价格的准确。“每周都有近亿条商品数据变动,数据空间覆盖大,价格的时间变动迅速,因此我查查无法保证每一条数据都实时精准。”“我查查”表示。 此次,控诉“我查查”恶意调低价格的主要是酒企。“每周质量报告”称,2013年下半年以来,2000多家酒企向央视投诉比价软件“我查查”中提供的不少酒品的售价低得离谱,不仅比他们正常的售价低了很多,甚至还远远低于他们的进货价。而当商家要求修改这些不实价格时,却被其告知是要收费的。 针对此报道,“我查查”将频遭酒企质疑的原因归结于恶性窜货、高仿假酒的存在。“如果通过恶性窜货渠道流入某地市场的酒或高仿假酒出现在当地商超中,并且以较低的价格销售,‘我查查’的数据采集人员也会如实采集其价格信息并传回数据库中。因此,有可能存在‘我查查’显示价格低于当地正规经销商进货价格的情况。”与此同时,“我查查”强调收取的只是商户在“我查查”平台的品牌展示费。 比价软件待监管 于斌在其新浪博客上发表观点,认为这2000多家酒企从竞争关系到团结控诉“我查查”,当中必然涉及到一些利益点。“酒类企业的利润点和走量大多数批发代理,许多代理商从‘我查查’上面看到的价格比他们拿的价格低,就会跟总代理那边提,总代再反馈到酒类企业,实际上酒类企业没有放出这么低的价格,但总代和小代理商不信,因为‘我查查’之前还是有公信力的,所以就导致他们销量下降,或者代理商都去做其他同类酒了。” 但这也不能证明“我查查”没有猫腻。“仔细看下‘我查查’的商业模式,这和那些假315网站一个套路,用假信息、误导信息给企业带来麻烦,然后让企业花几万几十万买他的会员,就可以自己解决信息。”于斌说。 有律师表示,比价软件若真是收商家的钱进行改价,这绝对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收钱改价,对于消费者来说,犹如被该软件和商家‘绑架’,从价格上欺骗消费者,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从商家的角度说,比价软件强制向商家收费改价的行为也侵犯了商家的正当权益。” 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最好的解决问题方式是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和市场应该加强对这种第三方平台的监管。而企业也应该转变这种单一向商家收费的商业模式。 |
关键词:我查查,比价软件,消费者,敲诈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