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高通等巨头相继遭调查 反垄断紧盯民生领域
微软、高通相继遭遇反垄断调查,2014年以来监管部门延续了“反垄断元年”之后对垄断企业的高频次打击。 使用次数愈加频繁、涉及行业范围扩大,其实政府部门释放的是同一个信号:只要违反法律,都要付出代价。公平市场竞争,是对所有企业和消费者共同的改革红利。 经历“反垄断元年”,“军舰不会只停在港口” 2013年曾被业内称为“反垄断元年”,监管部门创造了至少三个“首次”。 ——首个天价罚单。2013年7月初,国家发改委对多家奶粉企业启动了反垄断调查,并开出6.7亿元罚单,随后各品牌纷纷降价。 ——首张针对外企的罚单。三星、LG等6家境外企业被发改委开出价格垄断罚单,总金额达3.53亿元人民币。 ——首例纵向垄断案宣判。2013年8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宣判,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限制“最低转售价格”构成“垄断”,被判赔偿经销商53万元。 2014年以来,进口汽车等行业更是陷入反垄断的风口浪尖,微软、高通等国际巨头也相继遭遇调查。 反垄断法被喻为“停在港口的军舰”。以往经验和人力不足,较少运用这一法律手段,以至于某些企业在市场开拓过程中,明目张胆地操纵价格或垄断市场。 知名反垄断专家郝俊波表示,新法生效以来,曾有一段时间的休眠期。对于没有执法经验和先例的监管部门而言,过去也很难判定哪些行为违法。未来监管部门对反垄断这一手段的使用将更加娴熟,会形成常态和制度化的调查,为所有违法企业敲响警钟。 取证难、人手少,反垄断从重灾区入手 面对方式多样的垄断行为,监管部门面临着取证难、人手少的困境。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魏士廪说,有些利用行业协会的优势地位,串通行业内“龙头会员”对价格、产量等达成一致;有些进行“饥饿营销”,多家进口医疗器械公司在中国设立一家总代理和多个许可证,通过总代理销售政策控制经销商价格;有些利用自己独家进货渠道,控制价格;有些违规搭售捆绑销售,让消费者付出更多成本。 国家发改委在解读三星等企业垄断案时曾表示,调查花费了6年,证据的提取难度很大,需要精心准备,利用持续的反垄断调查压力和宽大政策,迫使企业前来自首。这一过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用于搜集线索、外围摸底、调查取证、数据对比、经济分析、固定证据、接受自认、案件审理、实施处罚等。 而同欧美比,我国反垄断部门成立时间较短,人才和人手缺乏,经费也相对紧张,对许多行业存在的垄断问题,也只能挑选相对重大或紧迫的问题优先处理。 |
关键词:反垄断,微软,高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