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源自破案需求 99.5%识别率仍存隐患
这组报道关注的是最近热门的人脸识别技术。从某种意义上看,它并不是什么新技术。但是过去识别的准确率不高,只是在小范围应用。在计算机深度学习技术近年取得突破后,识别的准确率和稳定性大大提高。 恰恰在此时,国内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如火如荼。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要突破传统金融服务的地域限制,而运用人脸识别技术,银行甚至连营业场所也不需要了。这种冲击和变革是巨大的,一些券商、银行正在摩拳擦掌,蠢蠢欲动,以图占领竞争先机,但目前离全面应用尚面临诸多障碍。 站在更广泛意义上来说,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其实是对过去密码时代的颠覆。输入繁琐的密码是过去进行身份验证的必备程序,但人脸识别可能消灭密码。互联网新的安全验证手法正在形成新的产业浪潮。本专题试图深度解读这些技术变革所带来应用产业变化的脉络,并了解目前应用层面所面临的法律政策难题。 本报记者吴燕雨王臣北京报道 从事了26年人脸识别技术研究的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苏光大看来,人脸识别应用已经进入了爆发式增长的阶段。 这并不夸张。如果你留意了下面的场景,你会发现人脸识别已经不再是《碟中谍》中才有的特定场景,它正在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最近,测试颜值、年龄的app似乎在一夜之间霸占了朋友圈;去年,阿里巴巴推出了刷脸支付功能,今年4月,马云就在德国汉诺威IT博览会上现场演示了刷脸支付。在可预期的未来,网站登录、上班打卡、远程开户都可以通过刷脸来实现。人脸似乎正在成为新时代的网络通行证。 “人脸是可以取代账号密码的。”为ios、安卓提供刷脸登陆的一登团队创始人沈洽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而新密码体系的出现似乎也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急迫的需求。12306用户信息被盗、社保卡信息泄露……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的信息泄露事件已经不再是新鲜话题。 如何构建一种不易被盗取的密码体系?生物识别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能。这种识别技术近一两年在准确率和稳定性上已取得较大突破,等待它的将是市场应用的爆发。 源于破案需求 “中国的人脸识别应用走在世界前列,国内最早的研究始于破案的需求。”国内最早研究人脸识别技术之一的苏光大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当时办案需要根据模拟画像来锁定嫌疑人范围,而这种手法对画家的技能要求很高,大部分警察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于是有人开始思考用计算机来解决这个问题。 1989年,苏光大承接了公安部的“GA计算机人像组合系统”项目。当时,凭目击者的记忆描述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征,在信息库取来与之相应的眼睛、鼻子、嘴巴……直到组合成一个与犯罪嫌疑人特征相像的人像,供警方参考。 然而这种基于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技术并不成熟,识别率不高,且在应用上也仅限于极少数地区的公安系统。 1991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Turk和Pentland提出了对于人脸识别具有里程碑意义的“Eigenfaces”特征脸方法,之后出现了很多基于这种方法的研究。 EigenFace的思想是把人脸从像素空间变换到另一个空间,在另一个空间中做相似性的计算。它选择的空间变换方法是PCA,即主成分分析法。其大意是将一个复杂的多参数问题通过逐级分级转化为仅有少数参数的问题的综合方法。 “PCA把人脸识别带入到了正确的轨道中。”苏光大表示。结合PCA技术,苏光大将其升级,在整张脸识别的基础上,再将人脸分为各个部件,分别将这些部件的特征抽象成计算机语言。 中国有很好的人脸资源,即把二代身份证图像库作为识别标准。而基于监控技术的逐渐发展,像素的提高,也给人脸识别技术提供了继续发展的基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刷脸进场——进入鸟巢前,除门票外,还要逐一在进场通道前拍照。摄像头会在两秒内抓拍人脸,定位面部关键点,并提取特征,随后将认证结果同时上传到计算机,计算机与观众的身份信息进行比对。“这是第一次国家层面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苏光大说。 他介绍,国内第一次大规模应用是在2011年户籍查重。他回忆称,发现这一用途是由于自己在湛江协助调查案件时的一次偶然发现,当时警察拿着两个不同身份的人咨询,通过系统识别,两张照片显示为同一个人,之后湛江市展开了库内身份查重,发现上万个重复户籍,其中8名逃犯。 基于同样的做法,公安部号召在全国进行身份查重工作。当时公安部要求各省市公安厅全部引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查重。截止到2013年,通过人脸识别注销重复户籍79万个,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一个人同时拥有8个身份。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安系统内的逐渐大规模应用也推动了技术的逐渐发展。这一阶段,国内涌现出许多专注于人脸识别的创业团队。 旷视科技是其中一个,成立于2011年,并于2012年推出face++人脸识别云平台,这个如今已经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刷脸支付的企业,在安防领域也有布局。 “安防的应用是1:N,在N的库里识别出一个嫌疑人。一是大库搜索,把监控照片放到库里,通过逆向搜索缩小嫌疑人的方向。二是布控,在关键地方,不需要警察蹲点。因为摄像头都可以捕捉,而摄像头都是联网的,因此可以实现动态布控。”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市场与经营部总经理谢忆楠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现在,各个地方公安系统都用了人脸识别技术,至今还没有听说过哪个地方没有用的。”苏光大这样描述人脸识别在安防领域的应用规模。 |
关键词:人脸识别,应用,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