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数码频道>>焦点资讯

“打车神器”不再神奇 “限用”呼声渐起

http://www.hebei.com.cn 2014-04-11 08:15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打车神器”致挑客拒载激增“打车难”加剧烧钱大战被指扰乱市场秩序

  “骨折了,要去医院换夹板,好不容易打到一辆车,的哥发现我没有通过打车软件预约,立即把我拒载了”……随着嘀嘀、快的等打车软件风靡全国,5元、7元的打车补贴让的哥、新新人类趋之若鹜,但与此同时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的士拒载潮”,不少老弱病残等打车“刚需”乘客发现打车软件结出“恶果”:始于广州的扬手即停打车传统正日渐式微,的哥挑客、拒载猛增,打车难愈演愈烈。而打车软件定位不准、奖励金额说变就变也让的士司机开始感到困扰,有的士司机开始抵制打车软件。

  在此背景下,“禁用打车软件”呼声渐起。专家指出,打车软件如同渗入打车市场的“第三只手”,已经扰乱了供需关系和市场秩序。打车软件的补贴效应使得打车费用猛降、打车族激增,本属稀缺资源的的士被打车软件公司变相垄断,的士为抢补贴“空跑”路程增多,“刚需客”打车难可能被迫买车,这都使得本已负荷不轻的交通更“添堵”。

  打车软件一度风靡广州。在烧钱大战白热化期间,打车软件曾开出最高15元一单的的士奖励。“10个的哥9个装了打车软件!”的哥杨师傅向记者描述当时的盛况。为了抢单方便,不少司机随身带了两部智能手机装快的、嘀嘀两大软件,巧用打车软件一个月可增收千元。然而由此带来的士司机挑客拒载现象愈演愈烈,而的士为抢补贴“空跑”路程增多加重交通负担,这些都饱受诟病,导致“禁用打车软件”呼声渐起。

  无诚信定位不准的哥卸载软件

  如今广州的哥却开始纷纷卸载打车软件,多名的哥向记者列举“打车软件”劣迹:无诚信、补贴说变就变,定位不准,呼吁取缔打车软件,以免扰乱市场。

  “我被打车软件耍了几次了,以后不打算用了!”杨师傅怒斥打车软件“无诚信”。据介绍,年初曾有打车软件宣称15元一单的奖励,结果突然缩水成5元/单!“当时说一周返还一次。在返还的时候,奖励一下从每单15元缩水到5元!每天5单,一星期少返还350元。我们都很气愤,那之后就开始减少使用了,有的已经卸载了软件。”

  打车软件定位不准也让很多司机很头痛。李师傅有次在滨江路营运,通过快的抢了一单距离300米的活。应答之后,李师傅与乘客联系才发现,确实距离300米,但乘客在珠江对岸的沿江路,“我足足绕了5公里才接到乘客,流量费、2个电话费、油费、时间成本……全部算上去,补贴全搭进去,我还亏了几块钱!”还有一次,打车软件称距离500米,李师傅在内环路恒福路口附近抢单,联系乘客才发现,乘客是在广州东站,绕了五六公里去接客。

  “有一次,我按照约定时间抵达约定地点,结果乘客迟迟未来,原来乘客还没起床!”杨师傅表示,万一飞单就会被投诉,可能会损失几百元的补贴,但不“飞单”又会影响出租车的利用率。出租车本来就很稀缺,白天开出去满大街的客,却用大量的时间去等待接单乘客,对司机和其他乘客都不公平。

  烧钱数十亿两软件占领九成市场

  去年上海首先兴起手机打车软件,到去年下半年,打车软件开始烧钱展开市场抢夺战。司机抢单成功交易后,司机、乘客均能获得数元到20元不等的补贴,打车软件也开始风靡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在烧去了数十亿元之后,背后站着腾讯、阿里巴巴两家互联网巨头的“嘀嘀”和“快的”目前以43.6%和46.7%的比例牢牢把持打车软件前两名,合计占据超过90%的市场份额。快的4月2日公布自己一季度的成绩单——营收1000万元。

  不过近日有消息称,打车软件的补贴大战或将于月内告停。两大打车软件对乘客的补贴3月起正快速“瘦身”,目前乘客每单可获3元或5元补贴,与高峰期10多元的补贴不可同日而语。同时,两大打车软件对司机的补贴开始加码,每单7元。快的每天15单,最高奖励125元每天。而嘀嘀打车每天10单。

  对于司机,打车软件缺乏申辩机制,只要被投诉飞单,司机一周的补贴就会被扣。

  为了约束司机,打车软件一般规定,一旦抢单后,司机必须前往接客,否则乘客可以投诉,“飞单”司机将遭到惩罚。快的规定,司机一周一次违约,取消本周内所有奖励。一周三次违约将被永久封号。嘀嘀则规定,司机作弊收益将被全部扣除。

  “刚需打车族”被迫买车加剧拥堵

  日常扬手打车的主流人群包括“老弱病残”、外地游客,多数市民急需时才会打车。“打车软件让我妈妈打不到车”,马云的感叹是矛盾升级的代言词。打车的主流人群之一的老人孩子不会使用打车软件,在这场市场大战中成为受害者。55岁市民李先生说,自己手机没装打车软件,也不会用微信、支付宝,打车软件让自己抢不到车,只能考虑买车。 “用了打车软件也经常被挑客拒载,考虑到孩子要上学了,只能买车了。”市民孙女士说。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打车,软件,互联网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