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馅饼还是陷阱?
银行是长线,大鱼在未来 当然,如果是单纯的民营银行试点,此新闻或许不会有如此的关注度,中国互联网三足之二的阿里和腾讯的加入,才让话题火速升温。互联网企业做银行,一个是最具创造力和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发展起来的行业,一个是长久以来铁板一块、“国”字当头的垄断行业,这其中的想象空间,可想而知。腾讯上千亿美金的市值,阿里400亿的年收入,相对国有经济体来说,并不庞大——传言一个苹果 公司也只够中国半年的三公消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市场依旧很大,两家为何要削尖了脑袋钻进银行这一深水市场?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目前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6%,而这还是在近年来经济减速后的数据,之前更高。业内人士认为,从交易的角度看,中国银行业的估值可能没那么大吸引力,但是从长期持有一项生意的角度而言,中国银行业的回报率非常客观。由此间的,中国经营银行仍然是一笔非常有利可图的生意。 因此,阿里和腾讯等互联网巨擘在银行这一垄断市场,还有着巨大的机遇。 首先,阿里和腾讯等民营银行的对手并不是国有银行,他们有着自身的优势。民营银行所面对的第一个挑战是与传统银行的差异化,这也是民生银行这一民营前辈所给予的宝贵经验。业内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将是民营银行发展的主流方向。阿里腾讯拥有几乎与中国人口相当的客户群体,掌握着具有优势的交易数据和信息、技术优势,能搭建不同于传统的业务平台,向小微企业提供全新的金融服务模式。 这一点,阿里和腾讯都已经有了经验,阿里巴巴已有小微金融,此次的方案是“小存小贷”,即设定存款上限;腾讯的方案设计是“大存小贷”,设定存款下限和贷款上限。作为中国最赚钱的经济体,即使只做差异化的传统银行业务,创办民营银行也将为企业带来极大的利润,尤其对已上市的腾讯和待上市的阿里来说,都是极好的故事,完善和丰富公司业务,满足资本市场。 其次,进军银行业是互联网巨擘拓展自己业务版图的需要。经过若干年的积累,阿里巴巴已经将中小企业的种种特征,包括静态信息和企业经营的动态跟踪,编织成一张信用关系网络,这正是其敢于从银行口中“争食”的资本。而创立银行和金融业务,将对两家企业的其他业务产生良性的连锁促进,同时基于第三方支付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也能为互联网企业开拓新的业务版图。 再次,电子商务起家的阿里巴巴集团,和拥有微信、QQ和理财通的腾讯可以通过建立民营银行跑马圈地,打开互联网金融更大的入口。一旦这些互联网企业掌握支付渠道,将不再只是传统金融的互联网通道,而是打通了通往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通道。而未来,一旦政策许可,两巨头势必会尽力拿下业务发展所需的金融牌照,从而有机会建立完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最后,创立银行也将极大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公信力。 当然,民营银行的建立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学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大规模设立民营银行,可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短期来说三五家民营银行难以对现有的银行业格局产生明显的影响。”但他也强调,“金融业会被民间资本颠覆。”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企业做银行,不仅是对传统银行业务的牵制,还有可能运用此前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涉足更多样化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这将对传统银行带来不小的冲击。 民营银行已经来了,腾讯,阿里之后,更多互联网企业也正在路上。 |
关键词:互联网,阿里巴巴,银行 |